科技苑 财经 A股业绩提前看:近半预喜,文旅、新能源强劲

A股业绩提前看:近半预喜,文旅、新能源强劲

伴随着A股年度业绩预告披露进入尾声,2023年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已现轮廓。

Wind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1月31日15时,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共有2740家上市公司预告2023年业绩,包括上交所主板企业801家、科创板企业311家;深市主板企业895家、创业板企业723家;北交所企业10家。

其中,758家企业2023年业绩预增,370家企业扭亏,18家企业继续盈利,业绩预喜企业接近一半。

快速恢复的文旅市场,成为支撑A股业绩的重要力量。丽江股份更是凭借6413.60%的净利润最大增幅位居年度预增王。2023年,丽江股份预盈2.15亿元至2.4亿元,同比增长5735.1%至6413.6%。

705家企业预计业绩翻倍

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。透过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,可以窥见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。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趋势,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,不少企业扛过压力,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。

Wind数据显示,已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的2740家企业中,有705家企业最高净利润增幅超过了100%,实现业绩翻倍,甚至翻数十倍。

其中,文旅行业无疑是最受瞩目的行业之一。2023年,随着宏观经济复苏,各地文旅部门、景点开展一系列营销宣传,并推出优惠活动等,淄博、哈尔滨等城市先后出圈,成为热点话题。

旅游产业的持续复苏,迅速点燃了旅游板块上市公司业绩,多家上市旅企实现强劲增长或扭亏。2023年前十大预增王中,文旅企业占据两席。

除了丽江股份外,三峡旅游预计2023年盈利1.3亿元至1.7亿元,同比增长2898.64%至3821.30%。此外,*ST西域也公告称,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8600万元至1.07亿元,相较2022年同期的亏损930.11万元,实现扭亏为盈;中信博预计实现净利润约3.54亿元,同比增长696.7%;祥源文旅预盈1.45亿元至1.65亿元,同比增长599.51%至696%。

各大旅游景点也频频报喜,天目湖预盈1.4亿元至1.55亿元,同比增长589.42%至663.29%;黄山旅游表示,2023年黄山景区累计接待进山游客457.46万人,同比增长227.48%,旅游接待人数实现较好提升,预计全年盈利3.6亿元至4.6亿元,实现扭亏。同样得益于长白山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大幅增长,长白山2023年预盈1.36亿元至1.46亿元。

中国旅游研究院总统计师马仪亮表示:2023年是我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,旅游业全面复苏的第一年。过去一年,我国旅游业加快修复,预计2023年国内游人数达48.2亿人次,较2022年增长116%;国内游收入达4.9万亿元,较2022年增长140%;入境游、出境游人次分别较2022年增长超3倍、2.5倍。

164家企业业绩规模或破十亿

从净利润规模来看,A股上市公司中,有10家预计2023年净利润超过百亿,164家预计净利润规模超过十亿。

其中业绩规模最大的当属贵州茅台,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约为1495亿元,同比增长17.2%;净利润约为735亿元,同比增长17.2%,超额完成业绩目标。紧随其后的则是中国神华,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8亿元至608亿元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锂电龙头宁德时代以预计425亿元至455亿元的净利润规模跻身A股前三。

据了解,受益于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市场的持续增长,宁德时代预计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8.31%至48.07%;扣非后的利润为385亿元至415亿元,同比增长36.46%至47.09%,这是宁德时代的净利润首次超过400亿元,也是中国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年度净利首次破400亿元。

宁德时代的业绩表现,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见证。除此之外,比亚迪、紫金矿业、阳光电源等一众新能源企业也有不俗表现。

比亚迪预计2023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0亿元至310亿元,同比增长74.46%至86.49%。据了解,2023年比亚迪新车销量首次突破300万辆大关,达到3024417辆,同比增长61.9%,超额完成年销量目标。紫金矿业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1亿元,与上年同期200.42亿元相比,增加约10.58亿元,同比增加约5.28%。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也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为710亿元至760亿元,同比增长76%至89%;净利润93亿元至103亿元,同比增长159%至187%。

除此之外,各大细分行业龙头公司也持续领跑。如白电龙头格力电器预计实现净利润约270亿元至293亿元,同比增长10.2%至19.6%;果链一哥立讯精密预计净利润约107.67亿元至112.25亿元,同比增长17.5%至22.5%;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预计净利润约54.93亿元,同比增长121.15%。

地产、航空仍未走出困境

值得注意的是,在部分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,也有部分行业及上市公司陷入经营困境。

Wind数据显示,2740家上市公司中,有435家企业首亏、610家企业续亏,其中98家企业亏损预计达到10亿元。

亏损金额最高的莫过于合力泰,其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90亿元至120亿元,2022年同期为亏损约34.66亿元。除了主营业务不理想之外,公司还计提了一系列减值损失,包括应收款项信用减值损失约13亿元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33亿元至43亿元、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约28亿元至38亿元,对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约74亿元至94亿元,公司2023年末净资产预计为负值。

从行业来看,地产、航空、生猪养殖等产业仍未走出困境,依旧有较多上市公司亏损。如绿地控股、华夏幸福、华侨城A、首开股份、ST世茂、中南建设、亚泰集团等预计亏损金额都在30亿元以上。

航空业方面,中国东航预计亏损68亿元至83亿元;南方航空预计亏损35亿元至47亿元。

此外,受生猪养殖进入下行周期影响,生猪价格大幅下降,A股各大养猪大户也齐齐陷入亏损,并纷纷计提减值损失。牧原股份预计亏损39亿元至47亿元;傲农生物预计亏损30亿元至36 亿元;大北农预计亏损18亿元至22 亿元。

而对于主业不振、连年亏损、净资产为负值的上市公司,在2023年年报出炉后,或将迎来退市的命运。

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,超过千家预计亏损的企业中,有76只为风险警示股。

其中最典型的*ST左江,可能触及多项退市指标。1月29日,证监会官网指出,*ST左江2023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,涉嫌重大财务造假,或触及重大违法行为退市。

同时,根据规定,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,若首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将被终止上市。而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72.21万元,亏损9732.73万元。2023年全年,公司预计净利润约亏损1.6 亿元至2.25亿元。

此外,*ST左江2022年年度报告的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保留意见,形成保留意见的基础为公司部分应收账款会计师未能实施现场访谈,亦未能取得函证回函,无法判断相关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。如该事项导致公司2023年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保留、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,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。

常态化退市机制下,多元化退市力度明显加大,预计2024年强制退市公司数量继续增加。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,在多元化退市进程中,能上能下有进有退的资本市场良性生态正在形成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

A股业绩提前看:近半预喜,文旅、新能源强劲

科技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、全面的关于A股业绩提前看:近半预喜,文旅、新能源强劲内容,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A股业绩提前看:近半预喜,文旅、新能源强劲的热门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