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色金融成为上市银行重要的增量业务发展方向。根据2022年业绩报告披露的数据,多家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保持较快发展态势,传统绿色信贷业务增速加快,绿色债券、绿色理财产品等绿色金融产品“工具箱”不断丰富。
业内专家表示,银行业需要持续开拓各类绿色项目融资市场,同时做好相关产品风险管理,在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、加快发展新兴低碳产业的同时,确保绿色金融业务自身可持续发展。同时,要做好绿色金融相关激励配套,不断完善体制机制,推动各类金融要素和资源流向绿色领域。
业务发展迅猛
截至4月7日收盘,A股42家上市银行中,有23家披露了2022年年报,多家银行交出亮眼的绿色金融“成绩单”。
6家大型国有银行中,工商银行2022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达3.98万亿元,规模保持国内同业第一位,并领先全球同业;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2.75万亿元,同比增长40.1%;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2.70万亿元,同比增长36.4%;中国银行绿色信贷余额1.99万亿元,同比增长41.1%;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分别为6354亿元和4965亿元,同比增长33.3%和33.4%。
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发展也较为迅猛。截至2022年年末,兴业银行、招商银行、中信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均超过3000亿元,其中兴业银行为6370亿元,光大银行、民生银行、浙商银行、平安银行4家银行也都在1000亿元以上。从增长幅度来看,民生银行、中信银行、光大银行、平安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居前,增幅均在60%左右。
发展加速的背后无疑有政策的驱动。“我国自2020年向国际社会作出‘双碳’目标承诺以来,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,绿色金融市场迅速发展。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近日提到,截至去年年底,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到22万亿元,绿色债券存量约1.5万亿元,资产规模位居全球前列。
从上市银行年报来看,除了绿色信贷产品,多家银行在2022年绿色债券发行和承销方面取得了较好业绩。中国银行2022年境内外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877亿元,在6家大型银行中居首;交通银行在境内发行绿色债券300亿元;工商银行在境内发行绿色债券100亿元、境外发行26.8亿美元;农业银行在境内发行绿色债券200亿元、境外发行9亿美元;建设银行在境内发行绿色债券100亿元、境外发行10亿美元和10亿人民币绿色债券。另外,从承销规模来看,2022年,中国银行境内外承销4539亿元,也是位居首位;农业银行承销绿色债券56期,募集资金666亿元,位居第二位。
除了绿色信贷、绿色债券,各家银行还综合运用绿色租赁、绿色基金、绿色理财、绿色信托等金融工具,广泛支持和培育绿色产业。建行在2022年推进绿色租赁、普惠租赁及数字化转型;交行绿色租赁资产余额最高,截至2022年年末,绿色融资租赁资产余额711.84亿元,占其租赁资产余额的22.47%;农行2022年年末绿色租赁资产余额551亿元,较上年末增加63亿元。
工行、建行、农行披露了绿色基金情况。其中,工银瑞信发行了14只以生态环境、新能源、ESG、碳中和等为投资方向的基金;建行参与投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,基金总规模885亿元,建行认缴金额80亿元;农行存续ESG主题投资基金2只,时点规模合计达171亿元。
在绿色理财方面,农行披露存续ESG主题理财产品合计43只,时点规模合计490亿元。工银理财也提到,2022年发行了绿色金融主题及ESG主题理财产品。另外,在同业投融资业务方面,邮储银行2022年成为首家落地标准化绿色担保产品的国有大行。
未来前景广阔
“当前,全球绿色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,未来潜力巨大、前景广阔。”中国银行行长刘金近日在参加2023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时具体分析,“从金融产品看,绿色债券是目前国际最主流的绿色金融工具,2014年至2021年,全球发行规模从370亿美元升至5090亿美元,年均增速高达45%,2021年存量规模已达1.6万亿美元,但市场占比依然较低。”
刘金认为,目前世界绿色金融供给量远不能满足绿色低碳发展需求。要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要做好新兴清洁能源的“加法”,并做好传统高碳产业碳排放的“减法”。这两方面都需要金融提供更多支持,而随着技术进步,相关工作推进越来越具备现实可行性。
目前,绿色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金融资金支持。以风能为例,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对记者表示,2022年全球87%的电力新增装机容量来自可再生能源,全球约7.5%的发电量来自风能。“换句话说,也就是每100度电中有7.5度是风电。而电力系统率先脱碳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基础。”秦海岩说,未来,随着我国风电开发范围持续扩大,终端用能电气化将成为碳中和的主要路径,相关技术发展潜力巨大,市场前景广阔,需要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。
数字化技术正为绿色金融发展打开更多创新空间。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彭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,“数字碳中和”是将数字化和绿色化有机结合起来,利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,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愿景。
彭锋认为,“数字碳中和”在未来既是工业生产优化和消费端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,也能为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更多创新,可以通过碳账本、碳账户等方式,引导个人生活和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,进而助推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2022年年报中,不少银行提到碳账户业务方面的探索。中信银行2022年发行了绿色低碳主题借记卡,并上线个人碳减排账户,引导绿色消费转型;平安银行个人碳账户平台“低碳家园”在平安口袋银行APP上线。据悉,“低碳家园”账户体系由平安银行携手中国银联、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共同打造,也是国内银行业首个银联信用卡、借记卡全卡碳账户平台。
平安银行党委委员、董事会秘书周强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,绿色金融大有可为,要通过金融力量引导生产要素聚集到符合“双碳”战略的领域,驱动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更加低碳、节能、可持续。平安银行2022年绿色贷款规模突破千亿元,近两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20%,今年将持续加大对绿色资产投放力度,打造具有行业化特色的绿色金融解决方案,用金融科技赋能创新搭建绿色金融生态。
尚需持续发力
总部位于上海浦东浦江科技园的上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主要从事亲水胶体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其主要产品卡拉胶在国际市场占据了约四分之一的份额。据介绍,卡拉胶是一种海藻提取物,藻类功能物质的开发利用,不仅安全环保,能够补充陆源产品缺乏的生物功能,而且有利于高品质农作物的绿色生产。
该公司副总裁王正伟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由于近年来公司订单量稳步增长,公司决定投资建设新的工厂和生产线,需要投入更多资金。“在得知企业有扩大生产的计划后,光大银行杭州分行主动上门摸排需求,为企业提供了4000万元授信,目前4000万元贷款已投放到位。”王正伟说,希望更多金融机构能够关注绿色行业的细分龙头企业,也让更多企业能获得更丰富的金融产品支持。
多家银行在2022年年报中透露,未来一年将在绿色金融领域持续发力。交通银行年报提到,“十四五”期末,绿色贷款目标将不低于8000亿元,力争达到1万亿元。建设银行在年报中披露,已于2023年3月24日完成发行2026年到期的1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,募集资金用于《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(2021年版)》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。
光大银行年报提到,2023年将按照“绿色贷款、清洁能源产业贷款增速不低于一般贷款增速,且高于可比同业平均增速”的要求,争取全年绿色贷款增量不低于500亿元;民生银行制定了绿色金融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营销指引。
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合伙人李菁表示,我国已初步形成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,绿色贷款、绿色债券蓬勃发展,绿色保险、绿色基金、绿色信托进入快速发展阶段,建议金融机构从管理自身运营碳排放、管理投融资碳减排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、开展ESG风险管理、加强信息披露、信息化建设助力绿色金融等方面,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,实现绿色金融对实体经济更好支持。
平安银行联合平安证券近日发布的《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白皮书(2023)》提到,当前绿色产业激励手段主要由财政补贴、金融手段(信贷及绿色债券发行通道)及碳市场三大类组成。由于财政补贴领域范围仍相对较小,定向再贷款规模有限,碳市场纳入行业不足。因此,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激励作用仍有不足。
《白皮书》建议,在财政方面,以中央财政为主体,利用转移支付等手段,压实各地财政对绿色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。由于各地发展水平不一、产业结构存异,需要进一步统筹规划,支持各地取长补短,提升减排效率。在金融方面,以新发行的《绿色债券原则》为模板,强化明确绿色产业支持领域,充分运用再贷款、绿色信贷、绿色债券发行通道等政策。完善绿色产业信披体系及制度,撬动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。在碳市场方面,加快其他高耗能行业纳入碳市场,推动各行业内减排效果较好的企业获取激励,强化企业减排动力。
绿色金融成为上市银行重要的增量业务发展方向。根据2022年业绩报告披露的数据,多家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保持较快发展态势,传统绿色信贷业务增速加快,绿色债券、绿色理财产品等绿色金融产品“工具箱”不断丰富。
业内专家表示,银行业需要持续开拓各类绿色项目融资市场,同时做好相关产品风险管理,在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、加快发展新兴低碳产业的同时,确保绿色金融业务自身可持续发展。同时,要做好绿色金融相关激励配套,不断完善体制机制,推动各类金融要素和资源流向绿色领域。
业务发展迅猛
截至4月7日收盘,A股42家上市银行中,有23家披露了2022年年报,多家银行交出亮眼的绿色金融“成绩单”。
6家大型国有银行中,工商银行2022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达3.98万亿元,规模保持国内同业第一位,并领先全球同业;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2.75万亿元,同比增长40.1%;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2.70万亿元,同比增长36.4%;中国银行绿色信贷余额1.99万亿元,同比增长41.1%;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分别为6354亿元和4965亿元,同比增长33.3%和33.4%。
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发展也较为迅猛。截至2022年年末,兴业银行、招商银行、中信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均超过3000亿元,其中兴业银行为6370亿元,光大银行、民生银行、浙商银行、平安银行4家银行也都在1000亿元以上。从增长幅度来看,民生银行、中信银行、光大银行、平安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居前,增幅均在60%左右。
发展加速的背后无疑有政策的驱动。“我国自2020年向国际社会作出‘双碳’目标承诺以来,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,绿色金融市场迅速发展。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近日提到,截至去年年底,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到22万亿元,绿色债券存量约1.5万亿元,资产规模位居全球前列。
从上市银行年报来看,除了绿色信贷产品,多家银行在2022年绿色债券发行和承销方面取得了较好业绩。中国银行2022年境内外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877亿元,在6家大型银行中居首;交通银行在境内发行绿色债券300亿元;工商银行在境内发行绿色债券100亿元、境外发行26.8亿美元;农业银行在境内发行绿色债券200亿元、境外发行9亿美元;建设银行在境内发行绿色债券100亿元、境外发行10亿美元和10亿人民币绿色债券。另外,从承销规模来看,2022年,中国银行境内外承销4539亿元,也是位居首位;农业银行承销绿色债券56期,募集资金666亿元,位居第二位。
除了绿色信贷、绿色债券,各家银行还综合运用绿色租赁、绿色基金、绿色理财、绿色信托等金融工具,广泛支持和培育绿色产业。建行在2022年推进绿色租赁、普惠租赁及数字化转型;交行绿色租赁资产余额最高,截至2022年年末,绿色融资租赁资产余额711.84亿元,占其租赁资产余额的22.47%;农行2022年年末绿色租赁资产余额551亿元,较上年末增加63亿元。
工行、建行、农行披露了绿色基金情况。其中,工银瑞信发行了14只以生态环境、新能源、ESG、碳中和等为投资方向的基金;建行参与投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,基金总规模885亿元,建行认缴金额80亿元;农行存续ESG主题投资基金2只,时点规模合计达171亿元。
在绿色理财方面,农行披露存续ESG主题理财产品合计43只,时点规模合计490亿元。工银理财也提到,2022年发行了绿色金融主题及ESG主题理财产品。另外,在同业投融资业务方面,邮储银行2022年成为首家落地标准化绿色担保产品的国有大行。
未来前景广阔
“当前,全球绿色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,未来潜力巨大、前景广阔。”中国银行行长刘金近日在参加2023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时具体分析,“从金融产品看,绿色债券是目前国际最主流的绿色金融工具,2014年至2021年,全球发行规模从370亿美元升至5090亿美元,年均增速高达45%,2021年存量规模已达1.6万亿美元,但市场占比依然较低。”
刘金认为,目前世界绿色金融供给量远不能满足绿色低碳发展需求。要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要做好新兴清洁能源的“加法”,并做好传统高碳产业碳排放的“减法”。这两方面都需要金融提供更多支持,而随着技术进步,相关工作推进越来越具备现实可行性。
目前,绿色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金融资金支持。以风能为例,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对记者表示,2022年全球87%的电力新增装机容量来自可再生能源,全球约7.5%的发电量来自风能。“换句话说,也就是每100度电中有7.5度是风电。而电力系统率先脱碳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基础。”秦海岩说,未来,随着我国风电开发范围持续扩大,终端用能电气化将成为碳中和的主要路径,相关技术发展潜力巨大,市场前景广阔,需要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。
数字化技术正为绿色金融发展打开更多创新空间。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彭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,“数字碳中和”是将数字化和绿色化有机结合起来,利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,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愿景。
彭锋认为,“数字碳中和”在未来既是工业生产优化和消费端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,也能为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更多创新,可以通过碳账本、碳账户等方式,引导个人生活和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,进而助推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2022年年报中,不少银行提到碳账户业务方面的探索。中信银行2022年发行了绿色低碳主题借记卡,并上线个人碳减排账户,引导绿色消费转型;平安银行个人碳账户平台“低碳家园”在平安口袋银行APP上线。据悉,“低碳家园”账户体系由平安银行携手中国银联、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共同打造,也是国内银行业首个银联信用卡、借记卡全卡碳账户平台。
平安银行党委委员、董事会秘书周强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,绿色金融大有可为,要通过金融力量引导生产要素聚集到符合“双碳”战略的领域,驱动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更加低碳、节能、可持续。平安银行2022年绿色贷款规模突破千亿元,近两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20%,今年将持续加大对绿色资产投放力度,打造具有行业化特色的绿色金融解决方案,用金融科技赋能创新搭建绿色金融生态。
尚需持续发力
总部位于上海浦东浦江科技园的上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主要从事亲水胶体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其主要产品卡拉胶在国际市场占据了约四分之一的份额。据介绍,卡拉胶是一种海藻提取物,藻类功能物质的开发利用,不仅安全环保,能够补充陆源产品缺乏的生物功能,而且有利于高品质农作物的绿色生产。
该公司副总裁王正伟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由于近年来公司订单量稳步增长,公司决定投资建设新的工厂和生产线,需要投入更多资金。“在得知企业有扩大生产的计划后,光大银行杭州分行主动上门摸排需求,为企业提供了4000万元授信,目前4000万元贷款已投放到位。”王正伟说,希望更多金融机构能够关注绿色行业的细分龙头企业,也让更多企业能获得更丰富的金融产品支持。
多家银行在2022年年报中透露,未来一年将在绿色金融领域持续发力。交通银行年报提到,“十四五”期末,绿色贷款目标将不低于8000亿元,力争达到1万亿元。建设银行在年报中披露,已于2023年3月24日完成发行2026年到期的1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,募集资金用于《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(2021年版)》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。
光大银行年报提到,2023年将按照“绿色贷款、清洁能源产业贷款增速不低于一般贷款增速,且高于可比同业平均增速”的要求,争取全年绿色贷款增量不低于500亿元;民生银行制定了绿色金融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营销指引。
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合伙人李菁表示,我国已初步形成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,绿色贷款、绿色债券蓬勃发展,绿色保险、绿色基金、绿色信托进入快速发展阶段,建议金融机构从管理自身运营碳排放、管理投融资碳减排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、开展ESG风险管理、加强信息披露、信息化建设助力绿色金融等方面,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,实现绿色金融对实体经济更好支持。
平安银行联合平安证券近日发布的《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白皮书(2023)》提到,当前绿色产业激励手段主要由财政补贴、金融手段(信贷及绿色债券发行通道)及碳市场三大类组成。由于财政补贴领域范围仍相对较小,定向再贷款规模有限,碳市场纳入行业不足。因此,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激励作用仍有不足。
《白皮书》建议,在财政方面,以中央财政为主体,利用转移支付等手段,压实各地财政对绿色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。由于各地发展水平不一、产业结构存异,需要进一步统筹规划,支持各地取长补短,提升减排效率。在金融方面,以新发行的《绿色债券原则》为模板,强化明确绿色产业支持领域,充分运用再贷款、绿色信贷、绿色债券发行通道等政策。完善绿色产业信披体系及制度,撬动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。在碳市场方面,加快其他高耗能行业纳入碳市场,推动各行业内减排效果较好的企业获取激励,强化企业减排动力。